已阅
当前位置:首页 > 营销快讯

水泥:只有“打”出来的天下,没有“让”出来的利益

 

发布时间:2019-11-11   字号:【

  原创: 中国水泥网 

  日前,多家水泥企业发布三季度业绩报告,不出意外,全部喜讯……其中,行业龙头企业之一的海螺水泥在三季报中表示,2019年前三季度,海螺水泥实现营业收入破千亿,达到1107.56亿元,同比增长42.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38.16亿元,同比增长14.96%。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4.49元,同比增长14.96%。实际上,近年来国内水泥价格持续高涨,据中国水泥网数据显示,从2016年2月到目前全国水泥价格指数上涨73,涨幅达到94%左右。在利润方面,1-9月,全国水泥行业实现营业收入7199亿元,同比增长14.3%,比整个工业增速高9.8个百分点,利润总额1318亿元,同比增长25.3%,比整个工业增速高27.4个百分点。

  然而,看似行情大好的水泥行业,在相对平静的水面下仍然是暗流涌动。从2016年的“寒冬”破冰而来,在利润不断攀升的背景下,大家似乎已经渐渐遗忘了以往需求惨淡下的“你死我活”,用一派表面平和的景象维持着行业当前局面。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涨价是否可持续?是强劲的市场需求带动了水泥价格的上涨,创造利润新高吗?恰恰相反,水泥行业漂亮的成绩单背后,是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资料显示,水泥的全国平均产能利用率约在66%左右,处于历史最低位,有些地区的产能利用率甚至只有30%。  在产能过剩严重背景下,水泥价格的不断上涨归因于几个方面:

  一是错峰生产常态化,错峰生产本意是为了避免采暖期水泥生产污染物与采暖锅炉排放叠加,减轻大气污染问题,但目前某些地区错峰生产很大程度上已心知肚明成为了当地调节供需关系的有效手段。

  二是经历了前些年的行业大低谷之后,行业新秩序正在逐步建立,企业间竞合关系逐步形成,市场稳定性正在增强。

  三是环保限产,伴随着蓝天保卫战、环保督察等一系列环保政策的推进,要求水泥企业在特定时间内停产或者进行环保改造,水泥供给受限,企业运营成本随之增加。这种情形下,企业会通过涨价来转嫁成本。

  当前的水泥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影响价格稳定的痛点是什么?以贵州为例,由于贵州往年基建进度快,投资大,一定程度上提前消耗了水泥需求潜力。进入2019年以来,随着扶贫攻坚工作的逐步收尾,贵州水泥需求步入下行周期,甚至被认为已步入东北断崖式下滑的后尘,水泥价格也一蹶不振。此外,贵州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也导致水泥需求后续缺少支撑,加之产能严重过剩,今年以来贵州水泥行情几乎呈现一路下滑态势。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贵州全省综合销量约7050万吨(其中包含1000万吨省外输出销量),产能利用率为65.7%,省内需求对产能使用率为56.4%,销量同比下滑10%,市场需求同比下滑26%。与全国水泥普涨截然相反的是贵州区域日前再现年内最低价水泥——180元/吨。较此前价格直降100元/吨左右,引起各方人士的普遍关注。而此次降价据悉是贵州区域一龙头企业采取不跟随其他企业一同涨跌的措施,意欲争夺更多市场份额。市场需求的不足,产能的严重过剩,叠加区域企业竞合关系变化,贵州区域的水泥价格大跌似乎在情理之中。这也给全国水泥行业敲响警钟,产能过剩问题就像一颗足以打破市场格局的定时炸弹,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行业利润恐怕难以保持高增长。

  水泥企业何去何从?

  水泥行情大好给了竞争力相对较差的水泥企业一棵救命稻草,部分前些年已经停产或濒临停产的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在当前利润日益增高的情况下也分得一杯羹。

  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企业的获利某种程度上更像是龙头企业致力于提升行业效益后的“施舍”,在市场需求尚未断崖前形成的竞合关系让这些企业获利颇丰,但倘若市场需求的下滑,以及产能过剩的严峻性已经无法通过水泥价格的上涨来转移困境,利益面前,这些竞争力较差的企业是否能安然无恙?

  而另一方面,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这些竞争力较差的企业之所以能够赚钱,主要在于其大量消耗自然环境资源,本质上是不公平竞争。随着国家和地区政府对于环保指标的监管日益严苛,这些企业在技术改进和资金投入方面会面临巨大的威胁和挑战,在市场份额竞争中将失去自己的优势。

  综上,笔者认为,在当前行情形势大好,各大水泥龙头企业纷纷通过产能置换新建、扩建竞争力更强的水泥熟料生产线之际,那些竞争力相对较弱的水泥企业或可通过收购、重组等方式退出水泥行业,在竞争还没有“头破血流”之前,将自己“卖出”好价钱不失为企业战略转型的一种有效途径。

  同时水泥行业呈周期性发展,未来可能会有一个滑坡期,所以水泥企业更应眼光长远,提前布局,紧握当下利润稳上升的良好形势,在市场洗牌前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是要下足本钱,提升自身的技术装备,实现多功能并向高端高质量发展;二是深化去产能工作,推进企业超低排放、绿色矿山建设,以及绿色化、智能化改造等,在市场“寒冬”到来之前切实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任何行业在市场经济面前,只有“打”出来的天下,没有“让”出来的利益!行业的趋好不在于利润上升后的“共同富裕”,而在于行业的成长是否符合绿色、公平,以及高质量的发展核心。

  水泥同仁们!真的应该居安思危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中国水泥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内容只做参考交流学习之用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告知!

   

分享到:
联系电话:0432--63986507           吉ICP备11002573号
Copyright © 2015 YATAI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ved.
吉林亚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亚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